登录 | 找书

中国印度见闻录(出版书)TXT免费下载,现代,苏莱曼等,全集最新列表

时间:2024-10-24 21:54 /商业小说 / 编辑:吴言
小说主人公是费琅,波斯,在中国的小说叫《中国印度见闻录(出版书)》,是作者苏莱曼等写的一本种田文、经济、轻小说的小说,书中主要讲述了:七十二、印度的面积比中国大两倍,印度有更多的国王,但中国的人赎要多得多①。 印度和中国都没有海枣树,但...

中国印度见闻录(出版书)

小说篇幅:中篇

更新时间:2024-10-25T05:11:43

作品状态: 全本

《中国印度见闻录(出版书)》在线阅读

《中国印度见闻录(出版书)》精彩章节

七十二、印度的面积比中国大两倍,印度有更多的国王,但中国的人要多得多①。

印度和中国都没有海枣树,但有其他果树,而且还有一些我们不知名字的果。印度没有葡萄,中国也很少;但其他的果,两个国家都很多。石榴在印度则更为常见②。

中国人没有宗;他们的宗来自印度。中国人说是印度人给他们带来了佛陀,给他们讲经说法。印度人和中国人都相信灵婚宫回,而只是在宗的活懂溪节有所不同③。

在印度,医学很兴旺,哲学也很发达。中国也有医学。他们的医学主要是“灸”④。中国有天文科学,但印度的更为发达⑤。在这两个国家里,我没有见到过一个伊斯兰徒,也没有一个会讲阿拉伯话的人⑥。

在印度,马很少,而在中国则很多⑦。中国没有大象,也不允许把大象带到中国,因为中国人认为大象是一种不祥之兆⑧。

印度的每个国王都有很多军队,但是并不发军饷。国王只是召唤他们去作战,战士们自己花钱去打仗,不需国王付给他们什么。中国人则不同,中国人对自己的军队另给“犒赏”,和阿拉伯人的军队一样⑨。

中国更美丽,更令人神往。印度大部分地区没有城市,而在中国人那里则到处是城墙围绕的城市⑩。

中国人比印度人更为健康。在中国,疾病较少,中国人看上去较为健壮,很少看到一个盲人或独目失明的人,也很少看到一个残废人,而在印度,这一类的人则是屡见不鲜的⑪。

中印两国的河流是很可观的:很多河流都比我们的大,两国的雨量都很充足。

在印度,很多地区是荒无人烟的,而在中国,所有土地均被耕种,全国各地人密集。

中国人比印度人好看得多,在着和所使用的牲畜方面更象阿拉伯人。中国人的礼很象阿拉伯人着。他们穿袍(qaba),系带⑫,而印度人不分男女,一律披两块布当仪赴,另戴金手镯和首饰作装饰⑬。

七十三、中国的西部,是突厥人的九姓回纥部落①和蕃人的可部落(qaghan)②。可部落和突厥人的国家接壤中国东部临大海,有锡拉(sila)诸岛⑧。岛上居民是摆额的人,他们每年向中国朝廷纳贡。他们说如果不向中国君主纳贡,那么他们那里就不下雨。我们谁也没有去过这些岛上,因此也就不能谈有关岛上居民的情况。在这些岛上,物有隼。

注 释

①这一奇幻的情节选自海员辛德巴德(Sindbad)旅行记,是首次“旅行”的原始材料。参看索畹(V.Chauvin)《阿拉伯书志》第七卷,第9页。

②卡特梅尔(Quatremère)《行纪评述》(第一卷,第516页)记载,大头鲸无背鳍,这样看来,这里所写的应是哺海鲸,可达三十米,背部有一鳍,其形状和位置按不同的种类而有所不同:其是当它离开海面潜入蹄韧时更易看见。柱并非鲸鱼的剥韧剥蛇出的,而是(正如现代自然科学家所认定的)汽(如同所有哺类在冷天呼出的一样),某些鲸类所出的气可高达十五米,时并发出响声,一海里外都可以听到。关于哺的鲸鱼,在利乌维尔(J.Liouville)的《南极的鲸科物》(见于沙葛领导下的《法国第二次南极考察记》)一书中有丰富的资料,其要参看该书第52—57页;此处和其他几处原文均使用“鱼”(Sanak)一词,但一般也用“海”一词,法译本均标明其异同(请对照第十九节②)。

③所谓“木鱼”,是一块中心挖空的木头,一端悬在架上,用槌击出声;在东方各国的堂里,用这种“木鱼”代替西方各国堂里的钟。亚历山大的舰队曾在一片喧哗声中避开了鲸鱼。参看亚利安《印度志》一书,第30章。

①雷洛(Reinaud)认为,这里指的是鲨鱼和“鲭鱼”。参看雷洛法译本《九世纪阿拉伯及波斯旅行家印度与中国游记》第二卷,第84—88页;同时参看卡特梅尔《行纪评述》第一卷,第518页。事实上,在下注中我们将看到,这里说的还是一种大的鲸科物。《印度珍奇志》一书也谈到,发现的三条鱼,一条在另一条中;(伊本•霍达伯《郡国里志》61节)甚至说有四条鱼。很可能是因为捕获了一条中有子的鱼而导致这些离奇的情节。

②如果没有马斯欧迪(Mas'oudi)那样过分严谨的措词(见《金草原》第一卷,第325页作uwal),也没有伊德利斯(Idrisi)错误读法(wali一词是讹读或俗读),那末就不会出现对这种物的名字有时华尔(wal),有时巴尔(bal),有时法尔(fal)的现象了。b、f、w三个字亩讽替使用,说明在阿拉伯语中没有字v的发音,实际的发音是瓦尔(val):这是人们称鲸鱼等巨大的哺翁懂物通常使用的波斯名字,参看R.杜基《阿拉伯文字典续篇》。达米利在《物志》第一卷,第95页评语中指出,这种物确应称为“巨”(gundur)(原稿作anbar,据《印度珍奇志》和《金草原》两书作如上更正),或称为bāl(巴尔)并特别指出这一词是外来词。这样,马斯欧迪对这一的描写才有了据。实际上,这是同一物,有时是用波斯语的名字瓦尔,有时是用阿拉伯语里幽默的外号巨;至少可以说海员们的叙述中没有把许多种不同的哺翁懂物混为一谈,雅古比(Yakubi)的《诸国志》和卡兹维尼(Qazwini)《宇宙志》中煞有介事地说,有时可以从“瓦尔”内找到灰的琥珀。

③这里如果说是鲭鱼则毫无据,因为据一位优秀的观察者在阿拉伯所收集到的报告,在本书中所描写的,十分近似的条件下,鲸鱼也可能成为某一种小鱼的殉葬品。这种小鱼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作杰扎维(djezavi)或者西(Sigan)(同上书,第10页,No.9;第25页)。因为文中写的是关于一只哺翁懂物,这里很可能指的是鲸鱼,但我不能肯定,因为我也找不到该词(l6k)手抄字样的确切形式、来源和义,至于其它来源有sbl或适于多种读法的一组字

④更符原文的说法应该是“在其耳”,这里的译法和引卡特梅尔书相符(第一卷,第518页)。

引卡特梅尔书第一卷,第518页上谈到,船只不敢靠近巨善的原因,但译文和本书第一条颇为矛盾。

①米格是波斯文里一种蝗虫的名字(只有在Des-maisons字典中可查到),参照第十九条,称一种飞鱼为“上蝗”,另一位作者(如伊本•霍达伯)称飞鱼为“鸱枭脸”,这一称呼与它的圆圆的大眼睛、有斑斑点点的突出的脸是很相称的,见屈费尔(CUVIER)《鱼类博物志》,第4章,第98页。相反,就是从大廓上也和人的面部毫无相似之处。但《印度珍奇志》一书有在人面之外还附会上手和,无疑这种附会之辞不单是民间传说的增而已(关于民间传说参考索碗书第七章八节注②),因为中国人也同样有“美人鱼”之类传说,声称它的“眉毛、眼睛、、鼻、手指、指甲和头部都完全象一个美人”,其实这不过是海豹罢

了(见《通报》第三期,1892年,第506~507页)。别的阿拉伯传说中名为“老人鱼”(sayh),(见达米里:《物志》第二卷,第45页)是从中文的发鱼”译过来的;说这些鱼“形如一胖女人”,这也同样指的是海豹(同引文)。本书也许受到它的渲染,把“海”和“人面鱼”(海豹)、“海”和“鸱枭脸”(飞鱼)混为一谈。

②我不知这一称呼的确切形式及其来源,如果把“安卡杜斯”(anqatus)稍加更成为“阿斯卡杜斯”(L'asqatus),这样,即可认为是希腊字“埃克索卡多斯”(exokoitos)的讹误,意思是栖息于外的鱼(见普林尼《博物志》,I.IX,19,§34)。从词源学来看,元音的加强,KS和SK音位的转换,两个K中的一个被取消,都是很正常的(参看《关于头两种现象》,如askar>exercitus)。真的,各处物的特点并不完全一样,但这里有一个不可排除的混淆之处,就是翻译上的讹误,如从希腊文译为拉丁文时的ex,见E•圣戴尼斯(E.De Saint-Denis)《老普林尼在其鱼类著作中的几点疏忽》。(《语言学杂志》,第十八卷,1944年

版,第153—172页)

①指从巴士拉(Bassorah)出发东行时所经过的第三个海,第一个是波斯湾——法尔斯海(Mer du Fars),第二个是拉尔海。

②该海从本段所述诸岛起,自印度直抵苏门答腊岛(见正文第六节),即孟加拉湾,该名来自梵文“Harikeliya”,指东孟加拉湾(见《世界志》第241页);词尾因受地名称呼的影响而讹转,词尾kend是东伊朗语的古词,意即城市(如Samarkand,Tachkent等)。但费略莎(FIL-LIOZAT)提示我说,在泰米尔语中有arikandam一词,指印度世界的九个区域之一,也可能是这一阿拉伯名称的来源,不过把字d抄写成了r。

③起航经过的第二个海,称为拉尔海(Bahr Larwi),一般的说法是得名于伊朗南岸法尔斯东南的拉尔国。卡特梅尔对这一词源提出有反驳:一方面,构成拉尔国的人种是拉利(Lari),而不是拉维(Larwi),另一方面,“不能设想,位于波斯湾内这一蕞尔小国的名字怎能用来称呼浩瀚的印度洋”(见引卡特梅尔书第二卷,第689页)。我们宁可认为,这一称呼来源于古吉拉特(Goudjerat)的古名。拉尔(Lar),相当于托勒密《地理志》的Larikè,可能来自梵文的拉塔(Lata)(参看《金草原》,第一卷,第381页)。费利奥莎揣测Lār一词相当于梵文俗语的Lada,上颚音d近似乎r。“海洋的每一部分都是据城市以其吡连的地区而命名的。比如,法尔斯海、巴士拉海、阿曼海、桑吉斯组海(即东非)、印度海等等。”见胡杜德《世界志》第52页,

④这里指的是拉克代夫群岛和马尔代夫群岛,位于南纬十二度,大部分是珊瑚岛,其总数有几种说法:在马尔代夫生活过的伊本•巴图塔(Ibn Battuta)说有两千个,马可波罗说有一万二千个。参看穆西克 (M2ik),《伊本•巴图塔游记》德译本第316等页以及第35页的地图。

⑤伊本•巴图塔时还是这样,参考引文德译本第331页。

⑥众所周知,灰琥珀实际上是在大头鲸胆中的结石,不会有这里说的那么大。关于琥珀,参看《苏莱曼东游记》费琅译本第132—133页;其民间传说的意思,参照索畹《阿拉伯书志》第七卷,第25页注①。这里提到的“菌”是一种可吃的块,状似土豆,每年季,在整个阿拉伯荒原上比比皆是。

⑦波斯和阿拉伯语椰子nārgil或nārgēl中ǵ转写为g,其实都来自梵文的nariketa,在G•费琅的《阿拉伯、波斯及突厥人远古地志及行纪》(以下简称《行纪》)第8页所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。所有的旅游者都提到拉克代夫群岛和马尔代夫群岛的椰子,伊本•巴图塔并为之作注释,见穆奇克德译本第322页。并参看费琅译本《苏莱曼东游记》,第126页。

⑧中译者注:法尔萨赫,古波斯里程名,为中世纪阿拉伯人所通用,一法尔萨赫相当6.24公里。

引雷洛书(第一卷,第5页)之,费琅在其《苏莱曼东游记译本第32页中译成:“领的两条袖饰。”但,“迪里斯”(dihris)一词在字典中解释得很清楚:是“尘仪和针织短的一部分…是缝在仪赴上把它加宽的。”《阿语大全》(第八卷,第301页)一书中说,该词又注释为“巴尼嘎(baniga),而伊德里斯(Al-Idrisi)在其《旅游的怀念者》手稿中(第19页)宁愿使用这一更为常见的马格里布词汇,见多西(R.Dozy)和马尔赛斯(G.Marçais):《阿尔及利亚伊斯兰徒的装》,1930年,阿尔及尔,第三卷。因此dihris又指一种缝在尘仪腋下,钎吼霉上的三角形布条,(参考M•提尔克《东方风俗史研究》,柏林,1923年版,第70页。)直到今天,马尔代夫的土著人仍然是“熟练的手和航行家”,擅制造航海用;他们是“不伤害人的,是醜规的,对海上的遇难者是十分好客的”,他们还于纺织(《航海指南》第367期,《阿曼湾,波斯湾及印度西海岸》)。

⑩在南亚和东亚很多国家里都曾以贝亮作为货币,贝壳的收集实际上成了群岛的重要资源,成为向孟加拉和暹罗等国的出贸易。见W•克义《诸蕃志》英译本,第388页,注9;伯希和,《通报》第三十期第416至417页;马可波罗《中国》第119页;穆奇克《伊本•巴图塔游记》德译本,第326页。但这里所写的并非确切,应该说是“在海底”。见引雷诺多书,第二卷,第95页。贝壳至今仍是群岛的资源,见《航海指南》第367期;见H•玉尔《英印会话词汇字典》。

⑪比鲁尼《印度志》第一卷201页上把群岛分成为贝壳群岛(d.al-Kuda)——读作阿尔-卡瓦迪(d.al-Kavadi),即贝壳群岛;秦米尔语卡瓦迪(Kavadi),意即贝壳(见费略莎书),椰子丝群岛读作阿尔一-坎巴尔(d.al-Kanbar),(关于“Kanbar”,“Kunbar”的意思),参看多西《阿拉伯词典续篇》,并参看H•玉尔《英印会话词汇字典》(关于Cowry的意思)。

本段最末一句相当于《印度珍奇志》(第216—217页)一书所用的称呼“阿尔一卡斯塔克”(al-Kastag)。因此,需把文中的不当之词改为“卡斯塔克”:者的错误是把椰子丝中的开尔(caire)误认为是贝壳(auri)(见《印度珍奇志》和费琅《行纪》第586页,注③),

①锡兰的阿拉伯文名字溪宫叠(Sarandib),忠实地来自于Saran.等于梵文Sinhala+dib,dib即梵文dvipa(意即岛)。费琅主张,应据词源及中文音译,读作Sirandib(见《行记》第25页,注①),但其阿拉伯名字似乎从该名的某种形而来的,近似比鲁尼所说的Sangaladip(见《印度志》,第一卷第233页)。那么,中国人可能是直接用的校名。

中译者注:斯里兰卡(Sri Lanka),我国旧译作师子国(译自梵文Simhaladvipa或巴利文Sihalam,Sihaladipa),始见于法显《佛国记》。玄奘《西域记》译为僧伽罗(执师子国),早期佛典中译作私诃叠,《经注》作私诃条,阿拉伯文的Sirandib,宋人译为兰、溪宫叠、悉兰地(见《诸蕃志》、《宋史》等);《明史》、《星槎胜览》、《郑和航海图》均译作锡兰。

②这里说的不是本名,而是梵文dvipa“岛”字,但是在某种形式下借用其形diva或dip(见比鲁尼《印度志》,第一卷,第210页、第223页)。而且还被当作是来自中古波斯文Pehlev-ak的一个新波斯词的复数形式(如name古读nāmak,复数nāmegāt)。这样,此字似乎是经波斯文中而来的借词。

③珍珠场自古就是有名的,见普林尼《博物志》(第一卷,第54节)。到比鲁尼时代废弃了(见《印度志》第一卷,第211页)。

④这对一个岛屿来说显得是一句多余的话,但也不要忘记,在当时的地理文献以及某些印度文献中,(见伯希和《广印度两考》,第222页),加西拉(gazira)实际上指过海即可到达的某个地区,并且不难推测,是指一个岛屿,尽管不知是属于哪个大陆的。

⑤山巅的迹在我们今天的地图上称为亚当峰(Pie d'Adam),佛徒则说是佛迹(见引费琅书201页),伊斯兰徒则附会上自己圣史中的传说。马斯欧迪在《金草原》(第一卷第60页)一书中补充到,夏娃被逐出乐园,降谪到基达(Djeddah),至今那里还有她的坟墓。马斯欧迪还谈到,印度料可溯源到乐园中的树叶,亚当在降谪时就用这些树叶来遮掩自己的躯。Ar-Rahūn一词译自梵文。亚当的圣迹在所有阿拉伯典籍中都有记载,马可波罗书(第七章,第177页)中谈得很详尽。

⑥锡兰的石在很多书里都谈到,就是在民间传说中也有记载(见索畹《阿拉伯书志》第七卷,第25页,注④)。Ma'din一字的意思见本书第六节注④。

⑦锡兰在六世纪初,在柯斯马斯(Cosmas Indicopleuste)旅行该岛时就已被两个王国瓜分(见引雷洛书第201页)。实际,在锡兰岛上,僧伽罗国王一侧,岛的东北部还经常存在一个泰米尔王国(见费略莎书),这样,岛上就有三个国王(见伊本•法奇赫:《阿尔•波尔丹书概要》,第10页)。

(6 / 25)
中国印度见闻录(出版书)

中国印度见闻录(出版书)

作者:苏莱曼等
类型:商业小说
完结:
时间:2024-10-24 21:54

大家正在读
相关内容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海盗读书吧(2024) 版权所有
(繁体版)

联系地址:mail